新闻中心
-
062024-11
中国并购月报-10月
2024-11-06
作为高质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典型代表。汉能投资的并购月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致力于紧密追踪市场热点交易、及时提示并购趋势信号。月报选取当月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从产业与资本视角进行呈现。
数据来源 | 精灵数据、公开市场整理
作者 | 张从艳、刘鑫
本月交易总览
10月,数字经济领域并购交易数量与9月相比基本持平,而交易总额下滑严重。根据公开数据显示,10月国内数字经济并购市场共有64宗交易,已披露的金额为103.56亿人民币,与9月相比,下降幅度达到64.17%,基本无超过20亿人民币的大额交易。上个月凭借多起大额交易表现亮眼的新工业领域本月表现一般,而医疗健康领域凭借近50亿人民币的交易总额重回本月并购赛道第一,当然整体交易金额都与上个月有较大差距。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 思瑞浦收购创芯微、药师帮收购空间折叠、四川双马收购健元医药、OPPO收购AI创业公司波形智能;海外有:西门子收购Altair、艾伯维收购AliadaTherapeutics以及《金融时报》披露的Uber拟以200亿美元收购 Expedia,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思瑞浦收购创芯微
本月底,根据思瑞浦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创芯微并购项目已于10月23日完成100%股权过户,意味着11月份开始正式并表。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思瑞浦就宣布了收购创芯微的计划,期间经过几次调整,于今年8月份,进入上会审核阶段,并在当月获得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议通过。根据公告看,思瑞浦收购创芯微的交易方案包括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和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交易金额10.66亿元。
思瑞浦成立于2012年,主要研发高性能、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产品,应用范围涵盖通讯、工业、汽车、新能源和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2020年于科创板上市。创芯微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的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商, 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进行了两次战略性融资安排,其中末轮的投后估值达到了13.1亿元。可见此次在交易估值方面,采取了差异化估值方案平衡股东各方利益。此外,创新、灵活的交易方案设计成为思瑞浦收购方案的另一大亮点。
交易完成后,思瑞浦可快速补充公司在池管理芯片领域的空缺,与现有产品信号链、电源管理芯片和嵌入式微处理器协同融合,助力公司下游应用领域由通讯、工业、新能源汽车向消费电子拓展,贡献新的利润点,加速向综合性模拟芯片厂商迈进。
-药师帮收购空间折叠
10月15日,药师帮宣布已就目标公司Folding Space(Cayman)Ltd(空间折叠)的100%股权与交易方订立协议,总对价10.35亿元,其中其中现金对价为4.2亿元,股份对价为6.15亿元。收购以后,一块医药仍将保留其品牌并继续运营,经营模式和现有核心管理团队仍保持不变。
药师帮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曾凭借低价路线被称作医药界“拼多多”。标的公司“空间折叠”主要通过境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从事企业对企业(B2B)的医药供应链、运营服务平台及相关业务,主要资产是湖南一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块医药”)。与药师帮一样,一块医药主要聚焦院外医药流通市场,是一家B2B医药供应链及运营服务平台,自有品牌是其主要运营模式。
据药师帮称,此次收购是药师帮深化产业布局的关键一步,二者在市场和客户方面也有较高的互补性。据市场分析,依托此次收购,药师帮将持续加强对头部连锁药房、基层医疗机构等客户群体的开拓,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川双马收购健元药业
10月22日,四川双马发布公告称,拟以15.96亿元收购多肽原料药企业深圳健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健元”)92.1745%股权,据公告显示,四川双马将使用不低于6.38亿元的自有资金支付此次收购的部分对价,剩余9.58亿元则通过银行并购贷款支付。这是继百傲化学宣布并购芯慧联半导体后的又一个行业关注的跨界并购案例。
四川双马最初是一家建材企业,主要从事水泥及建筑骨料的生产与销售,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江油水泥厂,1999年,四川双马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2016年,IDG资本相关合伙人通过出资实体收购了公司50.93%的股份,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2017年,公司进一步推进转型,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出售了旗下水泥业务子公司,全面转向私募股权投资。
深圳健元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多肽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公司拥有一个研发中心和两大生产基地,化学合成多肽的总产能达到数吨级,位居行业前列,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0亿元和2.16亿元。
根据四川双马透露,通过此次收购,公司的业务版图将进一步扩展,深圳健元的加入有助于释放其商业潜力,提升市场影响力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Frost & Sullivan的预测,全球及中国的多肽药物市场将在未来持续扩容,四川双马正是看中了多肽行业的增长机遇。
-OPPO收购波形智能
10月22日,有媒体报道AI创业公司波形智能被手机厂商OPPO收购,CEO姜昱辰将入职OPPO。
波形智能成立于2023年,于2024年1月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同期发布自主研发中文创作垂域大模型“Weaver”,及由其驱动的面向用户写作类Agent产品“蛙蛙写作1.0”,并于今年2月升级到2.0。其中,Weaver大模型系波形智能、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PUS) 和浙江大学陈华钧教授团队共同研发。
在第二期“汉能聊并购”时我们曾探讨过“AI创业公司最好的终局是否是接收并购”,文中详细分析了AI初创公司的并购主题,第一点就是“硬件企业收购AI技术”,其中就提到了OPPO的AI战略,这个并购案例也正好为此观点进行了佐证。当下,国内的很多AI创业企业饱受较高的AI模型训练成本和AI产品开发成本困扰,而且商业化进展不及市场预期导致融资受阻,所以汉能认为在合适的时机接受战略投资方的收购是对公司的投资人和创业团队的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后,在政策层面为A股上市公司收购AI初创企业提升了监管包容度,预期通过收购AI公司来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围绕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等。
国际热点并购
-西门子106亿美元收购Altair
10月31日,美国工业软件上市公司Altair表示,西门子将以106亿美元收购Altair,交易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西门子表示,从中期来看,此交易每年将增加约5亿美元的收入,长期来看则将超过10亿美元。
Altair成立于1985年,于201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是一家全球技术公司,在仿真、高性能计算(HPC) 和人工智能(AI) 等领域提供软件和云解决方案。西门子认为此次收购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可以助力西门子严格控制资本配置,为股东带来回报,而且西门子Xcelerator与Altair的结合将有助于提高其在仿真、高性能计算、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打造出更加完备的人工智能和仿真产品。
西门子在工业软件市场中与罗克韦尔、艾默生电气公司和瑞士ABB竞争,该市场目前年均估值约为215亿美元。工业自动化是西门子的核心业务之一,首席执行官Roland Busch曾表示希望扩大软件业务,不过他之前倾向于小规模的收购。
-艾伯维14亿美元收购AliadaTherapeutics
艾伯维( AbbVie)已同意以14亿美元现金收购神经科学生物技术公司Aliada Therapeutics的所有流通股。若获监管机构批准且满足交易惯例中的其他成交条件,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
Aliada是一家利用新型血脑屏障(BBB)穿越技术推进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旨在解决具有挑战性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Aliada开发的ALIA-1758是一种抗焦谷氨酸淀粉样蛋白β(3pE-Aβ)抗体,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同类最佳疗法。
根据艾伯维官方表示,此次收购使得艾伯维可以立即推进ALIA-1758研发,此外Aliada的新型BBB-crossing技术加强了艾伯维的研发能力,可加速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下一代疗法的开发。
- 传Uber正研以200亿美元收购 Expedia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Uber正研拟以接近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旅游预订平台Expedia,从而谋求公司业务多元化成长。不过知情人士也提及该收购意向尚处于初级阶段,可能这项交易最后也不会发生。目前事件双方对此事均未回应。
Expedia是美国著名的旅游网站,业务范围涵盖酒店预订、机票预订、租车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全球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2023年该公司营收达128亿美元。近年来,Uber的业务已从叫车服务拓展到预定火车与班机、餐点外送、企业物流和广告领域,试图转型成为一款类似于微信的“超级App” 。
Uber过去一年股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这也为此次并购提供了资金支持。至于Expedia市值则在200亿美元左右。此交易消息一出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市场普遍认为,这一潜在收购案将对全球出行和旅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收购成功,这将是旅游行业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也是 Uber 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
监管动态
-金融监管总局: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
10月 19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在 2024 金融街论坛“‘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机遇、挑战与展望”分论坛上表示,将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周亮表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时代新征程,要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质效,为“一带一路”共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金融监管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银团贷款、跨国并购等跨境业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鼓励创新投融资模式,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新兴生产力的发展。
-证监会主席吴清:让融资更规范、投资更安心
证监会主席吴清 10 月 18 日在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致辞时表示,进一步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证监会将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改革优化发行上市制度,抓好新发布的“并购六条”落地实施,尽快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健全股权激励等制度,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引领带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着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综合用好股、债、期等各类工具,完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增强专业服务能力,督促行业机构提升能力,在促进科技、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中,更好发挥价值发现、风险定价、交易撮合、增值服务等作用,助力优质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深交所:深入落实“并购六条”,推动一批典型案例落地
10月30日,深交所组织召开创业板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深交所负责同志表示,深入落实“并购六条”,强化并购重组功能,提升重组审核效率,推动一批典型案例落地,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整合,助力传统行业通过重组实现转型升级。
国际热门交易
-
222024-10
“并购新政”下的案例解读 | 汉能研究
2024-10-22
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监管层传递了大力支持和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并购的政策,一时引爆市场热点,各方纷纷解读并看好,如果后续可执行到位且长期延续执行下去,国内A股上市公司大并购时代可能就此拉开序幕。
本文挑选了在“并购六条”发布后,新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提炼了部分案例中符合新政鼓励的政策要点方向,目的是抛砖引玉,期待能与更多市场人士合作参与到并购政策春风中去。
作者 | 龚燕杭、王淼
细品924并购新政原文,政策支持的要点包括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升级及产业布局、跨行业并购、未盈利资产收购、“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上下游资产、传统行业通过重组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私募投资基金积极参与、对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事项提高包容度、提高交易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
案例一:百傲化学收购芯慧联
2024年10月8日,大连百傲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百傲化学”)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芯傲华科技有限公司(“芯傲华”)拟以人民币7亿元增资芯慧联,增资后直接持有其46.6667%股权,并通过接受表决权委托方式合计控制其54.6342%股权的表决权。本次交易完成后,芯慧联将成为芯傲华控股子公司,并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本案例符合新政鼓励的以下政策方向:
1、跨行业并购
百傲化学增资收购苏州芯慧联是一笔典型的跨界并购,亦是9月24日监管机构发布并购六条新政后的跨界并购首单。收购方大连百傲化学主营工业杀菌剂,属于基础化工行业,而标的公司芯慧联主营涂胶显影机、光刻机等半导体黄光制程设备,湿法清洗设备,半导体产线用自动化设备等,属于半导体设备行业,两个公司的业务跨度甚大。
2、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
百傲化学深耕工业杀菌剂行业20余年,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异噻唑啉酮类工业杀菌剂原药剂生产企业,该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稳定,因此百傲化学有较强的意愿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芯慧联自2019年起致力于半导体产线用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半导体设备属于国家鼓励的新质生产力范畴,受外部因素影响,国内芯片制造商及下游客户重视供应链国产化的推动及本土供应商的培养,这给国内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额外的商机。但随着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趋冷,本土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进一步成长也受制于本身资金实力的限制,因此与成熟行业上市公司联手获得其资金支持,助力上市公司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3、未盈利资产收购
标的公司芯慧联在2022年、2023年分别实现净亏损999万元和3,372万元,亏损呈扩大趋势。虽然在2024年上半年迅速转为盈利8,599万元,但根据公告,推测盈利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
一是标的公司剥离了部分亏损业务,即分立剥离了芯慧联新(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芯慧联新”),原芯慧联主要应用于HBM(高带宽存储器)、3D闪存生产制造等3D化IC应用领域的晶圆键合设备相关业务及资产已经划转至芯慧联新名下,公告也表示,芯慧联新该部分业务尚处于投入期,短期内难以盈利。
二是,按照公告的披露解释,标的公司上半年盈利的主要影响原因是黄光制程设备再制造业务(可以理解为二手设备翻新业务)收入1.76亿元,毛利润1.56亿元。该部分毛利润占到标的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部毛利润的89%,是标的公司扭转亏损快速实现盈利的核心因素,但该部分业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尚不能判断。
案例二: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
2024年10月14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光智科技(300489.SZ)发布公告称将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并发布关联交易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等5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以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本案例符合新政鼓励的以下政策方向:
1、“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上下游资产
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光智科技主要从事红外光学器件、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视频监控、车载物联网、工业检测、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核燃料加工设备制造等领域。
本次交易标的公司先导电科主营业务为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同时也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及化合物的回收提纯、制备和销售业务。标的公司产品主要面对的下游市场包括显示面板、先进光伏、半导体和新型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最终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计算机、消费电子、精密光学、数据存储等终端市场。
上市公司和并购标的双方为产业链上下游关系,通过本次重组,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将有力充实上市公司业务链条,扩展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同时,上市公司可以充实技术储备,原有业务单元可与标的公司类似业务环节相互借鉴,从业务范围、生产经营效率等多层次整体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抗周期能力。
2、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产业布局
标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ITO靶材和蒸镀材料碲化镉,相关产品均为国务院及各部委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标的公司拥有完整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体系,是业内少有的布局原材料提纯、产品生产以及回收复用等全产业环节并实现核心稀缺原材料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先进膜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截至2024年6月30日,标的公司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超过300项。标的公司与平面显示、先进光伏和半导体等下游应用领域中的主要国际龙头客户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且占据多家龙头客户的关键供应商地位。从2019年至2022年间,在ITO靶材领域,标的公司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2年以后,标的公司ITO靶材各年市场占有率超过30%,居全球首位。
相比而言,上市公司在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72亿元,同比增长19.41%,但业绩亏损 0.35 亿元,且已连续亏损两年半。最近5年上市公司有4年扣非后净利润为负。
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具备持续盈利能力,随着标的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将进一步增加,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上市公司及其全体股东的利益。
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本次交易前,先导电科股东先导稀材的实控人与光智科技的实控人均为朱世会。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先导稀材,实际控制人不变,本次交易为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收购交易。此前先导电科曾有独立IPO计划,此次收购既实现了先导电科主要资产上市,同时可以实现和上市公司在业务上的整合,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截至2024年10月14日,上市公司的市值约为37.5亿。据公开信息显示,先导电科上一轮融资估值远超上市公司市值,堪称又一场 “蛇吞象” 式的交易。
案例三:捷捷微电收购捷捷南通科技
9月26日,捷捷微电(300623)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意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注册申请。公告显示,捷捷微电拟向控股子公司捷捷微电(南通)科技有限公司(捷捷南通)的6位少数股东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其合计持有的捷捷南通30.24%股权,交易对价为10.16亿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6.6亿元。捷捷南通科技系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负责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和晶圆制造业务。
本次收购捷捷南通科技的少数股权,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对捷捷南通科技的控制,提升上市公司在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和晶圆制造领域的研发、制造及销售等方面的协同能力,强化上市公司在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领域的产业布局。本案例符合新政鼓励的以下政策方向:
1、对重组估值和业绩承诺提高包容度
本次交易中,评估机构采用市场法和资产基础法两种评估方法对捷捷南通科技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评估,最终选用市场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根据市场法评估结果,捷捷南通科技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在加期评估基准日(2023年12月31日)评估值为342,084.93万元,与账面净资产相比增值179,977.03万元,增值率达111.02%。根据《证券资产评估市场分析报告》(2020年至2023年),2020年至2021年并购重组委审核项目及2022年至2023年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选取市场法评估的占比由最初的2.48%显著提升至10%。此外,本次交易中由于交易对方都是投资机构,并未设置业绩对赌条款,体现了目前监管对于市场化业绩承诺的包容度。
2、未盈利资产收购
捷捷南通科技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2022年度(仅为9-12月)实现营业收入5915万元、净利润-2,148.5万元,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净利润-2,693.4万元,2024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净利润6,481.1万元,且产能利用率已达96.1%。在此前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重点关注“在手订单、主要客户经营规模、产能利用率及生产成本等情况”,重组委会议现场问询中,也提出了“结合行业竞争、技术先进性、主要产品定价、客户变动、在手及意向订单等,说明标的公司投产后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及合理性,经营是否可持续”的相关问题。
-
142024-10
并购月报-9月
2024-10-14
作为高质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典型代表。汉能投资的并购月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致力于紧密追踪市场热点交易、及时提示并购趋势信号。月报选取当月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从产业与资本视角进行呈现。
数据来源 | 精灵数据、公开市场整理
作者 | 张从艳、刘鑫
本月交易总览
9月,受大额交易增加的影响,本月交易总额与上个月相比略有上升,根据公开数据显示,9月国内数字经济并购市场共有65宗交易,已披露的金额为289.06亿人民币,与8月相比,本月交易案例数与交易额都大幅上涨,交易案例由8月的37例涨到本月的65例,交易额由上月的164.83亿人民币涨到本月的289.06亿人民币,涨幅达到75.37%。本月医疗健康领域交易金额下降明显,而新工业领域凭193.61亿人民币的压倒性交易额带动了本月数据的大幅上涨。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TCL科技收购LGD旗下两家公司,转转收购红布林,百傲化学收购芯慧联;海外有:Verizon收购Frontier Communications,Salesforce收购Owncompany,Mastercard收购Recorded future。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 TCL科技108亿元收购LGD旗下两家公司
9月底,TCL科技拟通过控股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华星”)收购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GDCA”)80%股权、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GDGZ”)100%股权,包括LGDCA、LGDGZ运营所需相关技术及支持服务,基础购买价格为108亿人民币。
LGDCA为是LG集团于中国设立的8.5代大型液晶面板厂。TCL华星为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的核心子公司。收购完成后,LGDCA工厂将与TCL华星广州t9产线组成“双子星”工厂,将有利于TCL科技增强IPS产能和技术积累,发挥规模及产业协同效应,同时深化国际客户的战略合作,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转转全资收购红布林
9月23日,红布林发布公告称,转转全资收购红布林,未来两家公司将完全整合,形成新的战略协同,不过红布林品牌和App仍保持独立运营。红布林创始人兼CEO徐薇将不再担任红布林CEO,在一段时间内转任顾问,协助公司向新的战略过渡,红布林新任CEO将由转转集团联合创始人、COO胡伟琨兼任。
红布林于2017年创办,是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覆盖超2000个时尚品牌。2022年时,红布林曾获得转转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据官方披露,收购完成后,未来转转与红布林的中后台系统和履约能力将全面打通,同时,红布林还将复用转转的上门服务及门店体系。
- 百傲化学收购芯慧联
9月30日,百傲化学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子公司拟与芯慧联新(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股权 投资意向性协议的议案》,并于10月初发布公告称,百傲化学全资子公司将以7亿元增资苏州芯慧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慧联”),并通过接受表决权委托方式合计控制其54.6342%股权的表决权,实现控股;同时,拟以不超过1亿元参股芯慧联新(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此举标志着“并购六条”发布后,又一跨界收购案例落地,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寻求多元化发展和响应政策号召的趋势。
百傲化学是各类工业、民用系列杀菌剂、防腐剂、防霉剂及有机化工中间体的专业制造商,芯慧联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领域专用设备设计及技术研发的企业。芯慧联于2024 年 6 月启动派生分立,派生出芯慧联新(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业务上进行了分割。此次百傲化学从化工行业走向芯片产业,属于“跨界”收购,也符合“并购重组六条”对合理跨界并购的支持,这也成为此次并购背后的政策基础。
国际热点并购
-Salesforce19亿美元现金收购Own Co.
9月5日,Salesforce宣布将支付19亿美元现金收购Own Co.。如交易获监管审批,Salesforce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内完成交易。这笔交易在云计算市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笔交易不仅体现了Salesforce的雄心壮志,也反映了当前企业在寻求创新和市场扩展方面的新举措。
Own的前身为OwnBackup,是一家数据保护和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此次收购完成后,Own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客户管理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Salesforce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还能够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线,使其服务覆盖更广泛的企业需求。通过整合Own Co.的技术,Salesforce将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客户洞察和定制化服务,增强用户体验,进而促进收入增长。
- Verizon斥资200亿美元收购Frontier
美东时间9月5日,国电信巨头Verizon宣布,将斥资200亿美元现金收购光纤网络提供商Frontier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Frontier”),交易预计将在18个月内完成。
Frontier是美国最大的纯光纤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覆盖了25个州的约220万个用户。通过此次并购,Verizon不仅将扩大其用户基础,还将借助Frontier在中西部、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等关键州的市场覆盖,进一步扩展其原本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中大西洋地区的光纤网络。除此之外,Verizon也可以通过整合Frontier的业务,更好地与竞争对手AT&T和T-Mobile抗衡。
- Mastercard收购Recorded future
9月12日,MasterCard表示已同意以2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网络防御公司Recorded Future,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MasterCard称这项收购将扩大万事达卡利用人工智能保护客户免受网络威胁和欺诈的能力。
Recorded Future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威胁情报分析的公司。Recorded Future帮助企业预测和识别潜在的网络攻击,极大提升了客户的风险管理能力,客户遍及75个国家,其中包括大部分客户是政府。有分析称,此次收购不仅是MasterCard在数字支付领域的布局,更是在全球网络安全市场中的重要一步。根据IDC的数据显示,网络安全市场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快速增长,达到3000亿美元。
监管动态
-“并购六条”发布
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为落实《意见》,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等规则,同步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意见》有六条,又被称为“并购六条”,主要内容有:
一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三是提升监管包容度;四是提高支付灵活性和审核效率;五是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六是依法加强监管。
根据“并购六条”内容,证监会拟对《重组办法》部分条文进行修改。主要修订内容有五方面:一是推动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落地;二是提高对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包容度;三是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四是完善锁定期规则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五是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并购六条”的出台是中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监管层对促进产业整合、提升市场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这些政策的推出,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通过并购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机遇,也为私募投资基金等投资者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渠道和退出机制,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潜力。
首先,政策明确支持上市公司进行跨界并购,这将有助于传统行业通过收购新兴产业企业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升级,同时也为高科技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本市场接入点。其次,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这可能会引入更多的耐心资本,促进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文化的培育。
此外,政策提出提高监管包容度,减少对市场化并购重组活动的行政干预,这将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同时,政策也强调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性,要求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小股东的权益,这有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态度,将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提升市场参与者的信心。而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的措施,将进一步提高并购重组的专业性和成功率,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体而言,“并购六条”的出台,展现了监管层对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活动的积极支持态度,旨在通过市场化改革促进产业整合,提高市场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望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专业的政策解析和案例分析,我们将在稍后的文章中发布,敬请关注汉能公号:TheHinaGroup)
国际热门交易
-
092024-10
AI创业公司的最好的终局是接受并购吗?| 汉能聊并购
2024-10-09
“汉能聊并购”是汉能投资推出的针对全球并购事件与案例观察与解析的栏目,旨在为国内的并购退出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汉能投资集团自从2005年开启国内创新并购整合投资(roll up)案例——分众传媒与框架传媒并购与中国科技最大并购交易——亚信与联创双杰18亿美金合并后,又加入了互联网时代的并购浪潮,参与了包括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携程去哪儿合并、万达集团收购快钱、极兔与百世快递合并、腾讯并购搜狗等知名并购案例,参与交易金额近700亿美金。
本期汉能聊并购从海外AI并购潮说起,本期在与AI领域的投资人及汉能投资集团熟知全球并购市场和科技并购投资人访谈的基础上撰写,欢迎持续关注“汉能投资集团:TheHinaGroup”公众号。
作者 | 张从艳、张立、陈力、赵丁心
制图 | 庞力
本文4762个字,大概需要阅读13分钟
海外AI并购兴起
9月16日,据外媒报道,英伟达拟约以1.65亿美元价格收购软件初创公司OctoAI,并为此展开深入谈判,英伟达拟通过此次收购增强其软件和云计算服务能力。OctoAI前身是OctoML,在2019年由华盛顿大学的一个开源项目Apache TVM创建者创办。公司专注于提供软件服务,帮助客户的人工智能模型高效运行。
无独有偶,8月初,谷歌宣布以25亿美元的估值收购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haracter.AI,公司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受聘回归老东家谷歌。此外,公司还有30人被纳入谷歌的Gemini AI部门,剩余人员继续作为Character.AI的运营团队。
8月还有一笔备受瞩目的并购:AMD宣布以49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 交易收购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集团ZTSystems,这是AMD自2022年以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后规模最大的收购,也是继7月AMD以约6.65亿美元现金收购欧洲最大私人AI实验室Silo AI后,在AI领域的又一笔收购案。据悉,AMD过去一年已投资逾10亿美元,扩大其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
自Chatgpt 3.5横空出世以来,海外科技巨头纷纷加速了自己在AI领域的“买买买”之路。在海外,通过并购扩充AI版图和完善业务似乎正成为一种热潮。
根据Crunchbase的统计,自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全球AI并购数量显著上升,尤其是进入到2024年,AI领域的并购数量正在大幅增加。而且主要集中在种子&天使阶段,这说明目前AI并购呈现早期化的趋势。
那么为什么AI的并购会增多呢?为什么早期的AI公司就愿意被收购呢?这背后的并购逻辑又是什么样的呢?
此次海外AI并购的逻辑
经过一轮热潮后,资本对待AI的态度正趋向于谨慎,流入AI领域的融资金额正在逐步减少。根据Pitchbook统计,截止今年5月,美国早期生成式AI融资数量大幅下滑。今年第一季度,AI领域早期投资(种子前和种子期风险投资)交易额下降至1.229亿美元,交易量下降至34笔,与2023年第三季度的峰值相差甚远。总体来看,这是自 2022 年 11 月 ChatGPT推出并引发生成式 AI 热潮以来,生成式AI早期融资数量和金额创历史新低。
AI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短期内无法快速实现成规模的商业化变现。今年4月初,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代伊就在一档播客中指出,当前市场上人工智能模型的培训成本已高达约10亿美元,而到了2025年,这一成本将飙升至50亿或100亿美元。根据媒体报道显示, 2024年年初,行业内巨头OpenAI的年收入已超过34亿美元,但它到今年年底或将亏损近50亿美元。也正因如此,近期彭博社报道,OpenAI正以1500亿美元估值,洽谈65亿美元融资,并计划通过循环信贷筹措50亿美元债务融资。
在融资困难和AI开发成本飙升的压力下,一些AI初创公司不得不寻求被收购,比如Character.AI,以及前段时间被并购的Adept、Perceive、DarwinAI等。据悉,Character.AI原计划于2023年9月进行的第二轮融资,估值虽预计将达到50亿美元,但始终未能达成,最后“卖身”谷歌,头部AI企业况且如此,更别提中腰部的AI企业。融资的减少,让高投入却仍未能有收入的AI创业公司急需寻找新的资金,寻求卖身成为了不得已的选项。
AI行业竞争加剧,各家都铆足了劲寻求新突破。对于科技巨头来说,他们也更愿意通过并购实现AI业务的快速发展,所以海外科技巨头收购AI企业的事件正在增多。目前各家都希望在AI竞赛上都在攻城略地,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在AI的投入上,根据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这些大型科技公司于今年上半年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超达到了1060亿美元。并且这些公司的领导人还承诺在未来18个月内进一步增加投资,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认为在AI方面的投资不足的风险要高于过度投资。
所以拆解此次收购的逻辑我们就不难发现,对于这些科技巨头来说有以下几个必要性:
- 战略必要性:AI正成为许多公司战略路线图的核心组成部分。将AI技术整合到从客户服务到产品开发的方方面面,使得科技巨头必须不断增强他们的AI能力;
- 提升自身AI技术进步,引领技术快速演进:AI初创公司经常开创尖端技术,大公司可以将这些技术整合入其平台中。当前AI的发展速度意味着公司需要不断投入以保持竞争力。收购初创公司是实现这一点的快速途径。
- 收纳人才:AI初创企业往往是由顶尖人才创立的。收购AI初创公司也意味着可以立即获得顶尖人才。科技巨头从初创团队带来的专业知识和创新中受益,帮助推动内部AI计划向前发展。
- 市场定位:通过收购初创公司,大公司可以迅速将自己定位在AI技术的前沿,避免了从头开始内部开发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近期,Open AI发布全新一代大模型预览版——o1模型,代号“草莓”,引起了业内震动,这无疑将会加速AI行业的竞争和洗牌,可以预见在未来,海外AI的并购还将继续上涨。
AI并购的新趋势
通过对近期AI并购的观察,我们发现海外AI并购出现了新的方式——反向收购招聘(Reverse Acquihire),与传统的“收购招聘(Acquihire)”不同,“反向收购招聘”采取了更为低调的方式,收购后,买家会雇佣卖家团队中的重要团队成员,获得其技术的使用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无需经过复杂的程序就可以获得初创公司的AI技术优势,而且将人才收入麾下,同时还可规避越来越严的反垄断监管审查。除了谷歌收购Character.AI属于这种模式外,微软和亚马逊也早已开了先河。
早在今年3月,微软为获取Inflection AI技术使用授权而向其支付了6.5亿美金,并且聘请了该公司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和Karén Simonyan。其中Suleyman将负责微软新成立的消费者人工智能部门Microsoft AI,而Simonyan则作为首席科学家加入该公司。作为OpenAI曾经的竞争对手,Inflection AI虽获得了包括微软、英伟达以及比尔·盖茨、Reid Hoffman、埃里克·施密特等硅谷明星投资者加持,但仍然陷入融资困境。Suleyman向媒体透露离开原因主要是Inflection AI没有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尽管其已有100万活跃用户。
亚马逊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将Adept部分技术的使用许可权和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David Luan及其他几位创始成员收入麾下,同时已雇佣接近66%的Adept员工。其中David Luan领导亚马逊的AGI Autonomy团队,直接向人工智能总监Rohit Prasad汇报。除了Adept之外,亚马逊还以此方式并购了一家AI公司Covariant,并聘用了该公司的三位创始人。
说到底,当前AI 行业本质上还是一个由顶尖科技人才驱动的行业,掌握核心人才才能掌握 AI 发展的命脉,这也是为何反向收购招聘出现的原因。
针对海外发生的并购事件进行总结后,我们发现还在并购的海外科技大厂大都发起了AI收购,不过每个大厂根据其业务优势和发展战略的侧重点略有不同,总得来说主要是以下三类厂商在发起收购:
第一,硬件厂商收购AI软件,这里又可细分两类:一类是芯片厂商收购AI企业,像英伟达收购了三家AI基础企业:octoAI、Deci、Run:ai,以及AI应用企业OmniML;AMD除了收购文中提到的ZTSystems之外,也于7月并购了欧洲最大私人AI实验室Silo AI。
二类是3C厂商收购AI企业,如今年苹果收购了加拿大初创公司DarwinAI,而其去年一年共收购了32家AI公司,在科技公司去年收购相关公司数量上,位居榜首;此外,三星收购英国知识图谱公司Oxford Semantic Technologies。
第二,数据公司收购AI infra企业。如Databricks 收购MosaicmL,Snowflake收购TruEra。未来生成式AI在数据分析和应用中会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这类收购主要是为了可以加强平台分析和管理数据资产的能力。
第三,传统企业发起的AI收购,如麦肯锡收购lguazio、Thomson Reuters收购Casetext。传统公司对AI的并购,不仅能提高公司在AI方面的应用能力和部署,而且可以提升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AI并购潮会在国内发生吗?
纵观整个国内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国内AI行业面临的情况与国外类似——融资集中在头部企业,腰尾部AI企业面临资金困境。根据精灵数据统计,自2023年年初至2024年年中AI企业后续融资情况,有226家企业在这期间获得了融资,不过其中只有3%企业拿到了3轮及以上融资,而77%企业止步于一轮融资。融资的减少,让高投入却仍未能有收入的AI创业公司急需寻找新的资金,卖身科技大厂或许是个不错的归宿。事实上,作为并购财务顾问,汉能也已经接触了一些希望出售的AI企业。
根据汉能的观察,国内AI并购与国外不同的是,买家需求端不一样。像前面提到的“Reverse Acquihire”在国内就没有相关土壤,主要原因是:在AI浪潮下,海外科技圈有个共识是顶尖人才是极度稀缺的,他们可以为了这些顶尖人才通过Reverse Acquihire方式吸纳人才以及创业公司积淀的技术成果,而国内大家普遍觉得顶尖人才在大厂里,所以目前科技大厂对于反向人才并购没有什么动静,仍旧以投资为主。
综合来看,国内外公司经营状况和资本状况也有差别。相比较而言,目前国内软件类企业业绩增长承压,利润下滑,而且股价表现一般,暂时大都并无多余资金并购仍在初创期、商业模式单一的AI企业。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面对滚滚而来的AI大势,为了拿到通往未来科技浪潮的船票,有预算的情况下通过“Reverse Acquihire”的形式收购一些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AI团队也是个比较好的时机,因为当下市场的估值都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空间。
AI创业公司的最好的终局是接受并购吗?
仅从当前的一级市场情绪以及AI创业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商业化前景,如果AI创业公司仍在未来一段时间维持较高的AI模型训练成本和AI产品开发成本,且商业化进展不及市场预期导致融资受阻,在合适的时机接受战略投资方的收购是对公司的投资人和创业团队的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后,在政策层面为A股上市公司收购AI初创企业提升了监管包容度,预期通过收购AI公司来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围绕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等。
我们预期对于AI初创公司的并购会围绕三大主题:
1)硬件企业收购AI技术:AI+硬件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不少硬件厂商以及发布了自己的AI战略,意图希望通过升级成为AI硬件,完成产业升级,提升终端销量和拓展新的商业模式。
早在今年2月份,OPPO就公布了其AI手机战略,总结起来有三条:成立AI中心、三级大模型部署策略和1+N智能体生态战略;联想也于今年4月公布了基于混合式人工智能判断的核心主张、战略图景和最新技术成果,并发布了AI新物种——内置个人智能体“联想小天”的AI PC系列产品。
2)软件企业收购AI技术:基于大模型的AI技术已经证明在多个领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随着AI初创企业估值回落,已经在并购方面沉寂一段时间的海外软件巨头Salesforce在AI领域开启了“买买买”:2024年9月收购人工智能语音代理的Tenyx,9月25日宣布了收购AI文档搜索和企业知识平台 Zoomin。软件企业通过收购AI技术,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能力,顺应在AI时代客户需求,同时也能利用AI技术进一步提升自身交付效率和降低客户的软件使用门槛,甚至演变为“Service-as-a-Software”,即用AI模型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向企业交付的是完整的服务,帮助企业拿结果。
3)Acquihire & Reverse Acquihire模式:在“并购六条”出台后,我们认为监管层面鼓励并购交易各方充分探讨各种交易方式,来促活并购市场。
我们与很多企业交流过程中,在AI时代下,企业家苦恼的是招募不来顶尖的AI人才。或许对acquihire和reverse acquihire模式在中国进行探索,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海外通过Acquihire招募的人才,人才留存率超出了普遍预期,且收购方可以通过持续的激励来进一步留住这些顶尖的人才。
当然,我们也对AI native领域生长出新一代的行业龙头持续保持乐观,无论是在初创公司,还是在大厂中的相关业务BU,都有可能作为收购方来进一步增加市场竞争力。以OpenAI为例,自2023年8月以来就并购了3家企业:
1)Global Illumination: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创意工具、基础设施和数字体验的公司。收购后,Global Illumination的整个团队被纳入OpenAI,致力于开发包括ChatGPT在内的核心产品。
2)Rockset:是一家实时分析数据库公司,提供数据索引和查询功能。Rockset的技术将支持OpenAI的产品检索基础设施,并有望使AI产品能够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如实时推荐系统、动态数据驱动的聊天机器人等。
3)Multi:是一家旨在为企业用户提供屏幕共享与协作平台。该公司允许团队成员共享光标、绘图和键盘控制,在视频优先的远程通信中复制面对面工作环境。OpenAI收购Multi后,可能将其技术用于开发新的协作工具或增强现有产品的协作功能。
我们认为未来账面拥有大量融资资金的AI初创企业将会开始考虑资金使用效率,即:是否通过收购快速获得业务场景,并通过其AI技术赋能,加速商业化落地;或者通过自建团队并自研产品来切入这些已有玩家的业务场景。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科技大厂的投资并购决策——即是否通过收购既有产品形态或业务场景来帮助公司的AI产品落地更有性价比。
-
102024-09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宏应邀出席「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汉能荟
2024-09-10
2024年9月9日,由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华君传媒集团、北京世华学院、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北京世华公益基金会发起主办,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员会、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的第七届华夏谷「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在北京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宏应邀出席,并将于9月10日下午发表主题演讲《并购加速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全球企业家生态论坛”于2024年9月9日-11日在北京召开,以 “激活新质生产力,引领可持续增长”为主题,邀请了包括:意大利第56任总理马泰奥·伦齐,硅谷教父约翰·轩尼诗,智能工厂工业4.0精神之父德特莱夫·祖尔克,长寿企业研究第一人后藤俊夫,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全国工商联原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庄聪生,高途教育创始人董事长陈向东、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东华软件董事长薛向东、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华泰保险创始人王梓木、腾讯集团副总裁马斌等超30余位国内外嘉宾出席。
-
092024-09
中国并购月报-8月
2024-09-09
本月交易总览
8月,受大额交易增加的影响,本月交易总额与上个月相比略有上升,根据公开数据显示,8月国内数字经济并购市场共有37宗交易,已披露的金额为164.84亿人民币,与7月相比,本月交易案例数虽大幅下降,但交易总额略有上涨,涨幅6.3%。升幅主要体现在医疗健康领域,该领域交易额达到92.89亿人民币,占本月交易总额的56.36%,成为本月并购交易中资金流入最多的领域。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天坛生物13亿收购中原瑞德,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通威股份收购润阳股份,中国电子云收购数字孪生技术厂商中乾思创等。国外有几起大额AI并购交易,如谷歌收购Character.AI、AMD收购ZTSystems和亚马逊收购Perceive等,硅谷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并购与投资比较活跃,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后续“汉能聊并购”也会详细聊聊这一现象。
国内热点并购
- 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
8月5日,医药龙头企业华润三九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支付现金约62亿元向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购买其所持有的天士力约4.18亿股股份,占天士力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8%。交易完成后,天士力控股股东将由天士力集团变更为华润三九,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国华润。
作为创立于1994年的中药企业,现天士力已成为一家集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创新药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自1999年由多家公司发起设立股份制公司以来,华润三九于2008年正式加入华润集团,并在随后几年中通过多次战略收购迅速扩大业务版图。2022年,华润三九以29.02亿元收购昆药集团约28%的股份,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华润三九在天然植物药和精品国药领域的实力。此次收购天士力,是华润三九在中药领域又一重要的布局。
通过收购天士力,华润三九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在中药市场的领先地位,还能借助天士力的研发实力和市场资源,加速自身在创新药物领域的布局。此外,两家公司在产品线、市场渠道、研发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 中国电子云收购数字孪生技术厂商中乾思创
8月12,中国电子旗下桑达股份在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中乾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的议案》。桑达股份所属中国电子云拟收购中乾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乾思创”)51%的股权,以实现对中乾思创的控股。
中乾思创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数字孪生产业全域服务的软件型科技企业, 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IoT(物联网)等基础软件为多个行业提供孪生仿真能力,公司已经为深圳、苏州等地进行了相关服务,在行业内有着成熟的解决方案与经验。中国电子云是中国电子旗下聚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主航道的高新科技企业,是中国信创云先行者和中国电子自主计算体系核心组成部分。
从中国电子云业务布局来看,中国电子云服务了众多政府和关键行业用户,这些用户对于数字孪生技术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完成收购后,双方将发挥研发协同、业务协同、客群协同等优势,面向千行百业客户提供基于国产化自主可控技术的数字孪生全域解决方案。
- 通威股份收购润阳股份
8月14日,光伏企业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以增资和协议收购方式收购光伏电池出货量全球前五的润阳股份51%股权,合计交易对价不超过50亿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
润阳股份是一家以高效太阳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同时涉足工业硅、多晶硅、硅片、组件及光伏电站业务的知名太阳能企业,有4家全资境外子,形成了自上游工业硅到终端光伏电站完整的产业链,从2020年至2022年,公司电池出货排名全球前三。通威股份是国内光伏行业龙头,市值最高时超过2000亿元。
通威股份认为,本次交易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司与润阳股份的产业链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纯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核心环节的市场占有率,并有效完善公司海外产能布局,拓宽海外高溢价市场的销售渠道,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力。同时,本次交易有利于促进光伏行业优质资源整合,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和产业低效竞争,提高光伏行业的整体效率。这次并购拉开光伏产业的并购序幕,未来一两年内,光伏上游产业,如硅料、硅片、电池等产业会有大量的并购机会出现。
国际热点并购
- 谷歌以25亿美元估值收购AI公司Character.AI
8月初,谷歌宣布以25亿美元的估值收购AI初创公司Character.AI,公司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受聘回归老东家谷歌,并加入DeepMind研究团队。此外,公司还有30人被纳入谷歌的Gemini AI部门,剩余人员继续作为Character.AI的运营团队。
Character.AI成立于2021年,该公司利用大模型技术生成各种人物和角色风格的对话,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超级智能服务。其产品“AI伴侣”曾吸引了大量用户,网页应用每月访问量超过2亿次,用户创建的自定义人工智能角色超过1000万个。在成立后的几年里,Character.AI获得了多轮融资。其中,2023年3月完成的A轮融资达到了1.5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
当下全球AI竞争越来越激烈,硅谷科技巨头在该领域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海外AI领域的大额并购案也越来越多。此次谷歌收购Character.AI不仅可以获得该公司先进的AI技术,还可以获得大量的AI技术人才,尤其是公司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而对于Character.AI来说,在融资困难和AI开发成本飙升的压力下,被收购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
- AMD49亿美元收购AI基础设施集团ZTSystems
8月19日,AMD宣布已同意以49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交易收购AI基础设施集团ZTSystems,这是AMD自2022年以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后规模最大的收购,也是继7月AMD以约6.65亿美元现金收购欧洲最大私人AI实验室Silo AI后,在AI领域的又一笔收购案。
ZTSystems为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计算公司提供AI基础设施,公司专注为AI超大规模企业,如微软、Meta、亚马逊等提供定制计算基础设施服务。
此次AMD收购ZTSystems的背景是AMD正寻求打破英伟达在AI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此次AMD对ZTSystems的收购表明,这家芯片制造商正在打造自己的“系统"产品。该公司去年推出了Ml300系列AI芯片,并表示将于明年推出下一代Ml350芯片,以与英伟达新的Blackwell系列GPU竞争。AMD首席执行官LisaSu向媒体表示此次收购“将为我们的团队带来一千名世界级设计工程师,使我们能够同步开发芯片和系统,并且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快地建立最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并在数据中心运行。”
- 亚马逊收购AI模型压缩公司Perceive
8月17日,亚马逊宣布以8000万美元现金收购芯片制造商和AI模型压缩公司Perceive,后者是上市公司Xperi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子公司。同时,一旦交易完成,Perceive的44名员工中的大多数预计将加入亚马逊。据悉,Xperi 自今年初以来一直在为 Perceive 寻找买家。
Perceive是一家芯片制造商和AI模型压缩服务商,专注于为边缘设备提供大型AI模型的边缘推理解决方案,这些设备通常位于网络边缘,拥有有限的功率、处理能力、连接性和存储空间,在美国、加拿大、爱尔兰、罗马尼亚和爱沙尼亚都有员工。
自十年前收购亚马逊Annapurna Labs后,其AWS部门多年来一直在单独开发用于云计算和AI工作负载的定制芯片。据悉,Perceive将被整合到亚马逊的设备和服务部门, 亚马逊官方表示此次收购不仅带来了才华横溢的团队,而且还可以为在Edge上运行的设备带来大语言模型和多模式体验。据悉,AWS Trainium2 和 Graviton4 芯片或将于明年上市,这表明,科技巨头越来越希望通过投资制定芯片解决方案,满足特定算力需求,包括AI和机器学习等,从而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随着科技行业继续转向云计算和AI驱动的解决方案,亚马逊有望在这场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药物研发公司Recursion与Exscientia合并
以AI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已同意以6.88亿美元的股票交易与竞争对手Exscientia合并。两家同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且皆是全球最早一批AI+药物研发公司。根据协议,Exscientia股东每持有一股普通股,将获得0.7729股Recursion A类普通股,部分股份将以现金支付。合并后的Recursion将由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吉布森(Chris Gibson)领导,而Exscientia的临时首席执行官David Hallett将出任首席科学官。
两家公司成长路径相似。Exscientia于2012年在英国牛津创办,是全球第一个将AI设计的药物带入临床试验的公司。从2017至2021年间公司从软银、Novo Holdings、贝莱德等获得了6.3亿美元融资,并与包括GSK、赛诺菲、BMS(百时美施贵宝)等建立了联系。Recursion于2013年在美国犹他州成立,后迅速成长为一家跨国公司,并在加拿大和美国其他地区设有办事处。Recursion也曾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获近 5 亿美元融资,估值 30 亿美元,跻身美国 AI 制药独角兽。
根据公开市场数据,这是AI制药赛道领域首次出现两家上市公司合并的情况,Recursion首席研发官纳贾特·汗(Najat Khan)表示,“在从生物学到化学的发现中使用端到端的方式,将Recursion和Exscientia结合在一起是非常互补的。这将能够更好更快地生产药物,也是我们正努力做的。”但业内人士认为两家的合并更像是抱团取暖,后续或有更多行业内的并购整合发生。
监管动态
- 上交所并购重组交流会在沪召开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在上海共同举办私募股权及并购投资基金委员会2024 年工作会议暨并购重组交流会。会议指出,并购基金作为并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能够拓宽并购市场资金来源,提供多元化并购策略,深度赋能被投企业,可以作为“对手方”缓解创投基金退出难,作为“重组方”缓解小市值公司退市难,有力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定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近期,监管部门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实践中也有相关案例落地,为促进私募基金行业与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市场主体合作,推动并购市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能。
国际热门交易
-
252024-08
华源科技协会创始会长陈宏应邀出席「2024 HYSTA 华源年会暨25周年庆典」|汉能荟
2024-08-25
10月5日,华源科技协会(HYSTA)将于硅谷圣塔克拉拉会议中心举办「2024 HYSTA 年会暨25周年庆典」,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宏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作为华源科技协会的创始会长,陈宏从1999年至2003年担任该协会的首任会长。
华源科技协会成立于1999年,由陈宏等人于硅谷创立,旨在帮助和促进会员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职业成长。除陈宏外,华源科技往届会长有赛伯乐董事长朱敏、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奇绩创坛创始人陆奇、飞塔创始人谢青、DCM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合伙人赵克仁等。目前华源科技协会已经成长为硅谷最大的华人创业协会,不仅是支持亚裔创业的舞台,也成长为助力科技与资本互动的核心枢纽。
华源科技协会成立的25年时间里,为全球的创业者、投资人和行业专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历届活动演讲嘉宾涵盖了全球知名企业家、商业领袖和明星投资人,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思科CEO约翰·钱伯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网易创始人丁磊、搜狐创始人张朝阳、雅虎创始人杨志远、Zoom创始人兼CEO袁征、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红杉资本合伙人迈克尔·莫里茨、KPCB合伙人约翰·杜尔、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等。在2005年华源-数字中国IT领袖峰会上,马云遇到杨志远,并最终促成了雅虎和阿里巴巴之间的交易。
2005年华源-数字中国IT领袖峰部分嘉宾:陈宏(3排左5)、邝子平(3排左3)、段永平(3排左4)、张朝阳(3排左6)、郭为(3排左7)、马云(3排左8)、李彦宏(2排右1)、丁磊(4排右2)、邓锋(1排左3)
此次会议将聚焦与AI相关的议题,与全球优秀的科技创业者、投资人、行业专家畅聊AI应用、企业级AI、基础模型、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基础科学、生物科技、企业出海、网络安全等话题。邀请了包括包括NVIDIA、Deloitte、TikTok、OpenAI等在内的科技大厂的高层和AI行业的明星创业者、投资人等。
-
192024-08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宏:并购像开飞机,要掌控局面 | 汉能分享
2024-08-19
采访|《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 孔月昕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
编辑|马吉英
许多创业者把上市当做梦想。不过近两年来,一级市场投资变少,进入二级市场的通道收窄,LP的压力和更为复杂的市场变化,让一些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对IPO祛魅,寻找更多元的退出方式。
当下退出最好的通道,可能是并购。“过去两年,因希望上市,缺乏并购氛围等原因,中国的并购市场热情不高涨。但最近中国的并购市场开始活跃起来了。”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宏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原因是多方面的:IPO市场不活跃;大量PE、VC基金临近到期,急需转让部分初创项目股份;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到了退休年龄,但面临接班问题等等。在陈宏看来,这种现象在近年来逐渐增多,也为并购市场带来新机遇。
不过,陈宏也多次提到,并购市场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一级市场,其中70%到80%是成长型投资。而在成熟市场,成长型投资只占15%~20%,剩下70%是并购。”但在陈宏看来,这是机会,“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基数低,所以未来一片光明”。
汉能投资曾操盘数个互联网领域大的并购案例:58赶集合并、携程收购去哪儿、腾讯收购盛大文学、阿里收购饿了么、字节跳动收购百科名医、亚信和联创合并等等。
在陈宏看来,并购像开飞机。“我们要像飞行员那样掌控局面,还要像心理医生一样,花时间与创始人沟通,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放下负担。”
陈宏也鼓励当下的创业者,如果有梦想,不必过于担心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抓住机会。在他看来,创业者是永远存在的,而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往往在经济环境最糟糕的时候开始创业。但他也建议,一旦决定创业就不要抱有幻想,要珍惜融资,细水长流,保证自己永远留在牌桌上。
以下为《中国企业家》与陈宏的对话内容,有删减:
并购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企业家》:从去年开始,企业并购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在您看来,这两年并购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宏:全球每年并购交易规模约3.5万亿美元,美国每年大约有1.5万亿美元。中国的并购交易规模较小,1万多亿元人民币。聚焦到科技领域,全球每年并购交易规模大约在1.5万亿美元。中国在整个科技并购市场的占比约10%~20%,相对较小。所以这两年一直有种“狼来了”的感觉。
过去两年,因希望上市,缺乏并购氛围等原因,中国的并购市场热情并不高涨。
但从今年开始,市场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IPO市场不太活跃,导致企业寻求其他退出方式。其次,大量PE、VC基金临近到期,急需转让投资的部分初创项目股份。第三,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到了退休年龄,但面临二代接班问题。第四,一些企业变得更加专注,要么在自己的核心领域进行并购,要么开始出售非核心业务等。
最近国家也开始鼓励和支持并购,推动分散的小企业通过并购变得更强大。因此,最近中国的并购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并购市场尚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可能比较悲观,认为市场太小,但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基数低,所以未来一片光明。
《中国企业家》:有投资人曾提出“一级市场基本上不存在了”的观点,您对此怎么看?对企业会有什么影响?
陈宏:半瓶水,你看是半瓶满,还是半瓶空?从市场化基金的角度看,他们确实面临着较大压力。以美元基金为例,外资LP对中国的投资下降,GP也变得不活跃,他们目前主要处于防守状态,专注于维护自己投资的企业。最近一些民营企业家也对做LP进行投资的方式缺乏信心。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政府基金出于战略需求仍在进行投资。因此,在一级市场上仍有交易发生,但与过去相比,确实有差别,这是事实。
这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挺大的。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行业对整个经济的推动作用很大,这些机构在一级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让企业发展壮大,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也促进了GDP的增长。如果VC和PE行业不再活跃,整个创业环境会受到负面影响。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在成长初期尤其需要资本的帮助。
《中国企业家》:汉能如何去应对这种挑战?
陈宏:过去两三年,我们关注非常多的成长型机会,投资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帮助它们成长,也从中获得了收益。
但是随着成长型投资、风险投资的步伐放缓,我们发现投行领域,并购变得尤为重要。我们的PE团队也开始关注并购。我们也在垂直行业进行了相关的并购,通过资本的力量帮助企业变得更强大。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一级市场,其中70%~80%是成长型投资。而在成熟市场,成长型投资只占15%~20%,剩下的70%是并购。因此,中国的并购基金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中国企业家》:考虑到一级市场的复杂局面,汉能如何帮助客户调整投融资策略,以适应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
陈宏:国内有些企业在垂直行业里已经做得相当不错,营业规模大约在3亿到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大约5000万元,但可能上市过不了关。于是我们考虑,是否可以通过资本介入,购买那些希望退出的股东的股份,将愿意留下的股东和几个同类的企业合并起来,形成一个1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公司,净利润实现两个亿。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其实是可行的。
比如我们之前整合的框架传媒,整合以后卖给了分众传媒。分众就是一个通过并购实现千亿市值公司的典型案例。我们在3年之内做到了13亿营收的规模,实现了7个亿的净利润,这是上百倍的回报。
所以我认为现在基金可以做两件事:一是要让投资人获得回报,同时帮助这些小型公司整合资源,避免过度竞争导致最后大家都不赚钱。其次,我们也在关注一些公司,比如很多老股东希望退出,这家公司可能也已经上市了,但是公司的交易量不大。那我们是否可以购买更多的股份,进入董事会,利用我们对行业的了解来赋能这些公司?我相信这些上市公司未来会有比较好的流动性。长期来看,我也相信香港市场会好转。
还有一种方式是配资。比如有很多头部的上市公司想做并购,但是有很多限制,资金也不够,那汉能就可以帮助它们进行配资。等到它们以后有了融资,再通过发放新股的方式,或者直接把我们的股份买走。
我经常强调,发现估值洼地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获得回报。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被短期的流动性问题吓倒。
并购像开飞机
《中国企业家》:汉能今年以来开始转型专注于并购业务,能否分享一下背后的战略思考?你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陈宏:我并不认为我们是在转型,只是在过去两三年里,由于一级市场大环境,我们会做一些私募融资和并购。现在我们是更聚焦了,主要关注数字经济和医疗健康领域,专注于做并购和大型复杂交易。
这对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并购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情商,就像飞行员一样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战经验。相比之下,私募股权融资可能更像是开车,相对容易一些。
因此我认为如果想要做好并购,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我们现在仍在持续招聘。
其次,我们需要增加与大型买家决策者的接触。不同于融资,并购需要从高层推动。我们的优势在于,过去我们与中国所有主要的科技公司管理者都有过接触。
第三,对并购专业知识的掌握。我们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我相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并购像开飞机,我们要像飞行员一样掌控局面,还要像心理医生一样,花时间与创始人沟通,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放下负担。
为什么我们现在一直坚持做这件事情?我认为中国的并购市场是一级市场退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每年新上市的公司仅有几百家,而通过并购退出的企业可能有几千甚至上万家。
《中国企业家》:汉能对于并购人才的筛选标准是什么?
陈宏:首先,这个人必须具备强大的财务知识和模型构建能力。我们处理的交易规模通常非常庞大,哪怕是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数千万的损失。
其次,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说服能力。在并购过程中,尤其是两个规模相近的公司合并时,问题很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谁来担任董事长、CEO,面临这种复杂情况,你不会沟通协调肯定不行。然后是估值,这些企业往往都认为自己比对方厉害,对公司的估值要求就会很高,处理起来也很复杂。
但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购才能够顺利进行,否则前面的工作都是徒劳。我们的目标也是要找到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才,以促进并购交易的成功。
《中国企业家》:对于企业和机构而言,在IPO退出通道受限的情况下,近几年寻求并购作为退出策略的趋势明显吗?
陈宏:从一级市场来看,许多投资机构都在寻求退出机会。这主要是因为IPO市场近年来不太活跃。一级市场基金的期限,美元基金可能会长一些,人民币基金通常是“3+2”“4+2”或“5+2”,最长也才7年。因此,人民币基金到期以后,LP会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回笼资金,这就形成了“压力链”。
LP因资金需求,要求基金尽快返还投资,基金再向被投资企业施压,要求回购股份。最后压力直接转嫁给了企业。如果企业资金充裕,还可以应对,如果资金紧张,问题就变得复杂。
这种情况下,并购就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式。如果企业被战略投资者收购,所得资金可以用来分配给各方,从而解决退出问题。但对创业者或CEO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变成另一个机构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也确实非常多。
另外,国家鼓励国有企业做强做大,民营企业也想做强做大,这导致它们会主动收购一些公司。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我觉得交易量有一些增加,但由于市值在下降,导致交易额有一些下降。
并购只是开始,最难的挑战在于整合
《中国企业家》:有人曾提到“股东缺位”是并购机会的核心。您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陈宏: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一个当家作主的人。股权的多少并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有没有这个人。
因为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者,企业可能会变得无为。这时,并购基金就有机会进入,成为企业的新主人,负责带领企业发展。当然也可以选择引入职业经理人。
但是在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体系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也是更倾向于与有梦想的创业者合作,通过管理层收购(MBO)或其他方式,共同将企业做强做大。
《中国企业家》:汉能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识别和利用这种机会的?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分享?
陈宏:我们确实参与了许多并购案例,尤其在投行领域,我们涉足了中国新经济中的许多大型交易。比如框架传媒,我们就是最大的股东。
除了控股,我们也参股了一些公司,比如和睦家医疗的私有化,以及百世物流的私有化。在这些案例中,我们不仅仅是投资者,还组织了自己的团队,形成自己的战略。但是这些主人没有缺位的公司,对我们的要求也会更高。我们也更倾向于与那些有主人的公司合作,因为我们能够提供战略、资源和资金支持。
首先,在并购行业里,如果两个企业要合并,无论是基金购买企业还是两个竞争对手合并,不可能两个人共同做老大,这种情况不现实,一定要放弃这样的幻想。
第二,在整合过程中必须下功夫。并购只是开始,最难的挑战在于整合。所以从整合的那一刻起,领导者必须强化统一的企业文化,确保所有人都明白现在是一个团队,一个品牌。我觉得这个理念一定要传达清楚。
第三,两家公司最好不要离得太远。因为沟通的成本很高,文化可能也不太一样,这种就很难整合在一起。
为什么框架传媒的并购那么成功?一是我买到的是资产,你人走了,我这个东西还在,二是我买到的是一个规模效应,规模大了以后容易卖广告。所以我认为做并购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并购,是为了获得市场,还是为了获取产品。第二,适不适合。第三,到底能不能整合起来。在这些问题没有想清楚之前,即使价格便宜,也不要轻易进行并购。
《中国企业家》:在并购市场中,汉能更倾向于哪种类型的并购机会?是更看重行业整合,还是寻求跨行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陈宏:我不喜欢跨行业并购。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如果企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为什么要花时间去做一些没有把握的事情呢?
我倒是建议,如果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应该专注于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或垂直产业链。十几年前,一些上市公司因为游戏市场的热度而纷纷收购游戏公司,但很多并购最后都失败了,因为它们没有能力管理好这些跨领域的企业。
《中国企业家》:面对当前的资本市场形势,您对希望进入一级市场的年轻人或初创企业有哪些建议?
陈宏:当前的投资环境确实不是很好,这是事实。我们也希望市场快点回来,能够为投资和基金退出提供畅通无阻的渠道。
创业者是永远存在的。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往往在经济环境最糟糕的时候开始创业。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如果你有梦想,不必过于担心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抓住机会。现在创业有几个优势:更容易地招到优秀人才;成本相对较低,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租金成本;竞争者可能不多。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能够判断出未来,就有机会成功。
第二个建议是,一旦决定创业,就不能抱有幻想。不要认为做好事情,钱就会到账,这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就要珍惜你的融资,细水长流,保证自己永远留在牌桌上。当市场回暖、投资环境变好时,你可能就会成为第一个获利者。
-
082024-08
汉能基金被投企业——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登陆港交所 | 汉能Portfolio
2024-08-08
2024年8月8日,汉能基金被投企业「黑芝麻智能」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2533.HK,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为28港元/股,发行数量3700万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508亿港元,上市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未来五年内的研发、提高商业化能力和补充营运资金。登陆港交所后,黑芝麻智能成为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
黑芝麻智能是一家车规级计算SoC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集成了嵌入,黑芝麻智能自主开发了ISP和NPU的IP核、SoC、中间件和工具链的算法和支持软件,以满足广泛的客户需求。目前,黑芝麻智能设计了两个系列的车规级SoC——华山系列高算力SoC;及行业内首个集成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及其他计算域的产品——武当系列跨域SoC。公司产品拥有高算力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覆盖从L2到L3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座舱和车身控制等多个领域;此外,公司还拥有创新的算法和软件支持——自主开发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和NPU(神经网络处理器)模块,大幅提升了智能汽车的图像处理和计算能力,支持广泛的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应用。
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持续发展,智能汽车对高性能SoC和先进算法的需求不断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ADAS SoC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达人民币359亿元。黑芝麻智能作为车规级计算SoC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根据招股书披露,黑芝麻智能从2022年开始批量生产华山A1000/A1000L SoC,截至2023年12月31日,黑芝麻智能的旗舰A1000系列SoC的总出货量超过152,000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车规级高算力SoC的出货量计,黑芝麻智能是全球第三大供应商。
黑芝麻智能分别在武汉、硅谷、上海、成都、深圳、重庆、新加坡成立研发及销售中心,目前已有超过1000名员工,公司员工半数以上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顶级学府,核心团队均来自博世、OV、英伟达、安霸、微软、高通、华为、中兴等业内顶尖公司平均拥有超过15年的行业经验。
因为强大的自研能力,黑芝麻智能已与超过49家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合作,并与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江汽集团、博世和百度等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不仅增强了公司的市场地位,也为未来的业务增长提供了保障。在全球和中国智能汽车市场中,黑芝麻智能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公司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快速增长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记章表示,“成功上市标志着全新的开始,站上新的起点,黑芝麻智能将积极拥抱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和机遇。”
汉能基金董事总经理张巍表示,“自动驾驶的发展除了要依托人工智能的发展外,还要依赖于算力的支撑。黑芝麻智能作为首家上市的国内领先的车规级高算力芯片供应商,必将通过本次IPO进一步巩固其领先的市场地位。汉能基金长期关注科技领域,作为黑芝麻智能的投资人,见证了行业和公司的蓬勃发展。我们坚信公司在上市后必能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大贡献,为投资人创造更大价值。”
关于汉能基金:
汉能基金是汉能投资集团旗下的人民币及美元双币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聚焦数字经济、科技、大健康三大领域,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亿人民币。截至目前,汉能基金投资了包括Boss直聘、京东物流、世纪互联、亿华通、友宝在线、瑞尔集团、京东产发、中文在线、西山科技、百度SLG、和睦家、慧联无限、博创联动、神策数据、商越科技、黑芝麻智能等行业龙头企业,其中包括Boss直聘、京东物流、世纪互联、瑞尔集团、亿华通、友宝在线、西山科技等在内的企业均已上市,为汉能基金LP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依托于汉能投资集团在一级市场深耕21年的行业积淀以及投资+投行联动的经验,汉能基金具备抓住优质投资机会、处理大型复杂交易、安排灵活退出的经验。汉能基金以科技为脉络,以数字经济趋势为导向,坚持研究与价值驱动,寻找具备高品质、高成长、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用卓越且持续的服务能力和成熟健全的投后增值体系,为投资组合赋能,为基金投资人创造持久价值,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
062024-08
中国并购月报-7月
2024-08-06
作为高质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典型代表。汉能投资的并购月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致力于紧密追踪市场热点交易、及时提示并购趋势信号。月报选取当月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从产业与资本视角进行呈现。
数据来源:精灵数据、CIQ、公开市场整理
整理/撰写:Kin、Lesley
本月交易总览
2024年已过去大半,并购市场正在变得活跃。根据公开数据显示,7月国内数字经济并购市场共有90宗交易,已披露的金额为155.06亿人民币,与6月相比,本月的案例数有所上涨,但总金额出现了下降,降幅达到45.63%,降幅主要出现在医疗健康领域。从交易行业来看,尽管医疗健康行业在交易案例数上领跑数字经济并购市场,但TMT领域在金额上以63.66亿人民币的总额成为本月并购交易中资金流入最多的领域。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长江产业集团收购奥特佳,助力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华润博雅生物以自有资金18.2亿元收购GC集团持有的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还有爱尔眼科通过基金并购模式收购35家医院部分股权。国外本月有几个引人注目的并购案例,如KKR斥资47.5亿美元收购Varsity Brands、 网约车和外卖服务提供商Grab Holdings(GRAB.US)收购了新加坡餐厅预订应用Chope、AMD拟收购欧洲人工智能实验室Silo AI、贝莱德收购私募市场数据商Preqin等,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长江产业集团收购奥特佳
7月5日,长江产业集团以协议受让方式收购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奥特佳的交易顺利完成。奥特佳原股东江苏天佑、北京天佑将持有的5.84亿股股份(总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8%),以协议转让方式转给湖北长江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转让价款合计21亿人民币。
奥特佳成立于2000年,并于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主营汽车零部件业务,是全球领先、国内最大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和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供应商,客户涵盖特斯拉、大众汽车、小米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等知名企业。2023年,公司空调箱系统及部件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液冷产品出货量、液冷储能与重卡换电市场占有率均在全国排名第一。根据奥特佳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达68.52亿元。
长江产业集团作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运营主体和省级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管理主体,此次收购奥特佳将有助于增强湖北省汽车产业优势,打造湖北省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品牌形象,促进湖北省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长江产业集团实管实控奥特佳、万润科技、广济药业、双环科技4家主板上市公司,行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现代化工等。
-华润博雅生物18.2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
7月17日,华润博雅生物以自有资金18.2亿元收购GC集团持有的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境内血液制品主体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GC集团成立于1967年,旗下拥有血液制品、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诊断试剂等公司,是亚洲生物制药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GC集团通过持股平台公司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的港澳台独资企业,专注于血液制品生产、研发、销售,同时进口代理GC集团旗下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目前,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拥有4个单采血浆站和白蛋白、静丙、Ⅷ因子、纤原、乙免及破免6个品种血液制品产品,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人源Ⅷ因子及重组Ⅷ因子销售权的血液制品企业。
血液制品行业具有稀缺性、高壁垒性的特点,此次收购之后,华润博雅生物将全资控股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一张生产牌照。通过这次收购,华润博雅生物将充分利用好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凝血产品领域的深厚积累,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国际化战略实施,并通过资源深度融合与产销整体协同,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地位,对促进浆量增长、浆站拓展、研发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长期战略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爱尔眼科收购35家医院部分股权
7月29日爱尔眼科(300015)发布晚间公告,公告称公司拟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35家医院的部分股权,本次交易以公司自有资金支付,交易合计金额为8.98亿元。
爱尔眼科成立于2002年,并于 2009 年在中国深圳上市。作为全球化眼科医疗集团,爱尔眼科医疗网络布局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在技术、服务、品牌等多方面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自2014年起,爱尔眼科陆续参与设立多支产业基金,通过基金并购模式,爱尔眼科对收购标的进行系统整合,完善医疗网络布局,尤其是近些年爱尔眼科瞄准地市县域等“下沉市场”。作为爱尔眼科“强基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市级、县级爱尔眼科医院开始显现出在当地的竞争优势。目前,爱尔眼科基本实现了在全国布局,其中地县级医院占比达80%。本次收购35家医疗机构的部分股权,有利于爱尔眼科提高区域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与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体系,巩固和提升公司的领先地位。
国际热点并购
-KKR斥资47.5亿美元收购Varsity Brands
KKR同意以47.5亿美元(包括债务)从贝恩资本手中收购美国体育制服和校刊制造商Varsity Brands。收购完成后,KKR将为Varsity Brands的普通员工提供股权激励,这是传统上仅针对高管的激励措施。
Varsity Brands是一家美国公司,专注于生产和分销体育制服、校刊及相关服务,旗下拥有两个主要业务板块:BSN SPORTS和Varsity Spirit。其中,BSN SPORTS专注于定制从中学到大学的各类团队运动装备和服装,合作品牌包括Nike和Under Armour。Varsity Spirit除了提供啦啦队制服和服装外,还制作校刊及经营各种教育营、诊所和比赛,旨在提升学生运动员的技能和团队精神。
此次交易通过KKR的美洲私募股权基金进行,旨在增强Varsity Brands的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此次收购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市场资源,提升Varsity Brands的竞争力,而且KKR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将帮助Varsity Brands优化运营,扩大市场份额,比如KKR实行的股权激励计划将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公司的持续增长。近年来,由于体育市场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良好的投资回报率,海外私募股权公司对体育用品市场展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比如早在今年1月份,Platinum Equity收购了运动制服公司Augusta Sportswear和Founder Sport Group。
-Grab收购餐厅预订应用Chope
7月23日,网约车和外卖服务提供商Grab Holdings(GRAB.US) 收购了新加坡餐厅预订应用Chope,收购金额不详。收购完成后,Grab将接管Chope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业务。
Chope成立于2011年,是一个在线餐厅预订服务提供商,平台已接待超1亿名食客,合作餐厅超9000家。早在2021年,支付宝曾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投资Chope近1500万美元。通过这次投资,双方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付宝将为Chope提供“小程序”服务和技术支持,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小程序集成到Chope的移动应用之中。Grab是一家东南亚网约车和送餐平台公司,其业务涵盖网约车、送餐、酒店预订、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和保险服务,总部位于新加坡,并于202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Grab希望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市场抵御GoTo Group和Line Man Wongnai等竞争对手的攻势,推进其核心服务网约车和送餐之外的业务,以期在竞争激烈的超6.5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提高利润率,此次收购预计将促进Grab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拓展。而对于Chope来说,此次收购也有助于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可持续增长的机遇,正如其创始人Arrif Ziaudeen在一份声明中所说:“考虑到当今充满挑战和竞争的市场,我们选择寻找合作伙伴以寻求可持续增长新机遇。我们评估了潜在买家,发现与Grab最合适。”
-AMD以6.65亿美元收购Silo AI
7月12日,AMD(NASDAQ: AMD)宣布签署最终协议,以约6.65亿美元现金收购欧洲最大私人AI实验室Silo AI。本次收购结束后,Silo AI的CEO兼联合创始人Peter Sarlin将继续领导团队,并成为AMD人工智能集团的一部分。
Silo AI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AI模型和平台,协助客户快速且轻松地将AI整合至产品、服务以及运营中,公司总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在欧洲和北美洲均有运营据点。其业务涵盖多元市场,客户包括安联集团(Allianz)、飞利浦(Philips)、劳斯莱斯(Rolls-Royce)以及联合利华(Unilever)。除了SiloGen模型平台,Silo AI还在AMD平台上打造了Poro与Viking等顶尖的开源多语言大语言模型(LLM)。
AMD正在与英伟达(NVDA.US)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竞争,英伟达的芯片和软件在AI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AMD则通过提供优化的AI模型和解决方案,强化其在企业级AI服务中的地位。同时,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探索AI的新兴领域,如云服务、自动驾驶等,以期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获得先机。AMD希望凭借此次收购缩小其与英伟达在AI之间的差距。在过去一年内,AMD也已向十几家人工智能公司投资超过1.25亿美元,并收购了Mipsology和Nod.ai两家AI初创企业。
-贝莱德将以25.5 亿英镑收购私募市场数据商Preqin
7月初,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全球最大的资管巨头贝莱德已同意以25.5亿英镑(约合235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另类投资市场领先的数据供应商Preqin(睿勤)。
Preqin是另类资产领域数据和信息提供商,通过在线数据库、出版物、免费研究报告和定制订阅等方式提供服务,涵盖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对冲基金、私募债、房地产、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二手份额领域。
通过此次收购,贝莱德得以把指数化的模式应用于快速增长的私募市场。有分析指出,贝莱德的业务重心曾经历数次转变,从聚焦指数管理及ETF,到现在开始进军私募指数化,其中一个关键影响因素是私募市场的高速增长潜力不容小觑。根据贝莱德估计,到2030年左右,私募股权资产规模将超过40万亿美元,相关私募数据需求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美元。收购Preqin后,贝莱德能在未来几年内借助数据和分析来增加客户对私募资产的获取渠道。贝莱德CEO Fink表示,“公募市场已证明自己能为客户和股东创造巨大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在数据、分析和指数业务远没有公募市场成熟的私募市场里做到这一点。”
监管动态
-财政部发布《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7月24日,财政部发布《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现行有效的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征管文件进行了梳理,并按照企业兼并重组的类型,分门别类明确了适用主体、适用情形、政策内容、执行要求及政策依据等内容,还一并附有具体税收政策文件和征管文件汇编,力求为纳税人提供简明易行、获得感强的操作指南。
财政部表示,随着我国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加快,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数量和交易金额不断增加,但企业兼并重组类型复杂,涉及的利益关联方较多,资产和股权划转的税务处理要求较为细致,部分地区和企业反映分门别类、灵活运用政策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引导企业正确适用兼并重组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税收遵从成本,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等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编写了《指引》。各级财税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培训和政策解读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国际热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