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半年超223亿元并购,海外AI产业迎来千亿并购 | 3月并购月报

2025-04-02 10:56:57

作为高质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典型代表。汉能投资的并购月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致力于紧密追踪市场热点交易、及时提示并购趋势信号。月报选取当月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从产业与资本视角进行呈现。

数据来源 | 精灵数据、公开市场整理

作者 | 张从艳、刘鑫




本月交易总览


3月,数字经济领域并购交易数量与2月相比大幅增加,涨幅39.73%,达到102起;本月数字经济领域并购交易总额为414.36亿元人民币,与2月相比有小幅增长,涨幅为8.35%。本月硬科技领域表现不错,主要得益于TCL斥资115.62亿元收购华星光电,此外汽车领域交易金额也比较亮眼,大额交易主要来自于赛力斯81.64亿元全资收购龙盛新能源。除此之外,医疗健康领域表现2月相比,交易金额也有大幅增加。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TCL科技115.62亿收购华星光电,MiniMax拟收购鹿影科技,赛力斯81.64亿元全资收购龙盛新能源;国外有:谷歌拟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软银拟65亿美元现金收购Ampere,ServiceNow宣布以28.5亿美元收购Moveworks,英伟达收购Lepton AI,安森美半导体拟收购Allegro Microsystems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TCL科技115.62亿收购华星光电


3月3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购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交易总价为115.62亿元。其中,现金支付72.03亿元,通过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支付43.59亿元。交易完成后,TCL科技将控制深圳华星半导体84.2105%股权。

深圳华星半导体是TCL华星的t6、t7工厂,据悉,目前全球仅有5条G10.5代及以上产线,TCL华星t6、t7工厂占据两条。t6总投资465亿元,于2019年实现量产,t7总投资427亿元,于2021年量产。此外,TCL华星是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成立于2009年,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TCL集团合资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之一。

据TCL科技方面人士表示,国家政策鼓励并购重组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这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强化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引人注意的是,此次收购是TCL科技半年内的第二笔大额收购。去年9月底,TCL科技斥资108亿元收购LGD旗下两家公司——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和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

-MiniMax拟收购鹿影科技


据蓝鲸财经报道,MiniMax即将收购AI视频公司鹿影科技,目前双方已敲定收购意向,相关流程还在推进中。

鹿影科技成立于2023年9月,是一家基于自研LCM视觉模型的AI视频生成创作平台,此前曾获得蓝驰创投和红点中国的投资,并于2024年7月上线了二次元动漫AI视频生成平台YoYo,用户可通过文字描述或图片生成高质量动漫内容。据公开资料显示,鹿影科技创始团队均是名校出身,在AI视频领域有丰富经验。MiniMax成立于2021年12月,是领先的通用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自主研发了多模态的通用大模型。基于不同模态的通用大模型,MiniMax推出了海螺AI、星野等原生应用。

就AI视频生成赛道,玩家涌入,包括阿里、百度、快手等纷纷入场,并推出自己的视频生成大模型,赛道越发拥挤。而根据媒体的披露来看,2024年以来,鹿影科技一直在持续寻求第二轮融资,但过程中不太顺利。团队最终被MiniMax收购或许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这也与我们此前的文章“AI创业公司的最好的终局是接受并购吗?”的趋势判断如出一辙,而且当下国内AI领域的并购案例正在增多,2月就有“斯帝尔科技完成对中清科技的战略收购”,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AI领域的并购案例出现。

-赛力斯81.64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赛力斯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龙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 股权,交易价格达 81.64亿元。此次交易已完成所需决策和审批程序,龙盛新能源成为赛力斯全资子公司。

龙盛新能源专门为服务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成立的项目公司,其核心资产是被称为“超级工厂”的智能制造基地,该工厂采用“四位一体”智能制造架构,配备超过 3000 台机器人,实现关键工序 100% 自动化,是赛力斯问界系列智能电动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赛力斯始创于1986年,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汽车企业,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此次收购被外界看作是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重要举措。龙盛新能源与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属于上下游关系,具有协同效应。此前,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环节不断发力,通过收购龙盛新能源,有望完善产业链布局,降低生产性租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市场角度而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赛力斯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能够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强化品牌在行业内的地位。

 

国际热点并购


-谷歌拟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


当地时间 3月18日,科技界迎来了 2025 年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以 320 亿美元全现金收购云安全初创公司 Wiz,如果成交,这将成为谷歌历史上最大收购案。

此次并非是谷歌第一次提出收购要约,早在2024年7月中旬,谷歌就提出以230亿美元收购Wiz,不过被后者拒绝。此次加码至320亿美元,足见谷歌的决心和诚意,为何一家仅成立4年初创企业有拒绝谷歌的底气以及它为何值得谷歌加码的原因,我们在“从'Wiz拒绝谷歌'看云安全并购”中进行了详细剖析,与当下外媒的分析基本吻合。

对于此次谷歌的加码,外媒表示,随着各大企业加速构建云端业务,网络安全成为重要的议题,尤其是随着ChatGPT引发的生成式AI浪潮加剧了网络安全的攻防战,并加速了各大厂商加速布局前沿防御体系,网络安全也就成为各厂商的重中之重。CB Insights的报告也显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将成为2025年并购的重点赛道。CNBC认为,Wiz的“超级并购”将成为打开IPO与并购市场闸门的标志性事件,因为自2021年后,美股IPO数量急剧下滑。

-软银拟65亿美元现金收购Ampere

由AI引发的并购还在继续,3月20日,软银与美国芯片设计公司 Ampere 达成协议,软银集团将通过子公司以 65 亿美元全现金方式收购 Ampere 全部股权,作为Ampere的主要投资者,凯雷集团和甲骨文公司将出售其在 Ampere 的各自股份。收购完成后,Ampere 将作为软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运营并保留其名称。据悉本交易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

Ampere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为数据中心设备制造处理器的芯片设计公司,其技术基于 Arm 的技术架构。早在2016年时,软银曾花费320亿美金收购一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当时该公司的处理器和图形技术被三星、华为和苹果应用在自己设计的微芯片中,但后期Arm的发展与软银最初的预期有所不同,其盈利规模等方面的表现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已于2023年完成IPO。

对于此次收购,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在声明中表示:“Ampere在半导体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专业积累将助力我们加速实现愿景,同时深化我们在美国AI创新领域的投入。”据软银披露,Ampere拥有1000名半导体工程师。这是软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2月,该公司刚宣布与OpenAI合作开发企业级AI解决方案,并参与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5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私人AI投资项目。Ampere创始人兼CEO芮妮·詹姆斯表示,此次收购对其团队是绝佳机遇,将继续推进AmpereOne高性能Arm处理器及AI芯片的研发路线图。

-ServiceNow宣布以28.5亿美元收购Moveworks


3月10日,全球企业级SaaS巨头ServiceNow宣布以28.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人工智能企业Moveworks,此次交易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具体取决于监管机构的批准和成交条件。

Moveworks成立于2016年企业级AI助手开发,其核心能力在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与机器学习(ML)技术,实现无人工干预的IT支持、人力资源服务等高频请求的自动化处理。目前客户联合利华、GitHub、博通等全球500强企业,且超90%客户已与ServiceNow现有服务形成深度绑定。ServiceNow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工作流程管理平台,帮助组织实现IT、员工和客户服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公司成立于2004年,于2012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对于此次收购,ServiceNow表示,此次收购主要是为了将自身强大的Agent自动化能力与Moveworks在AI助手和企业搜索技术上的优势相结合。这一整合期望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提供更为流畅的工作体验,尤其是在HR、客户关系管理、财务及IT等多个领域提供高效支持。作为全球企业级SaaS巨头,ServiceNow一路通过并购实现了业务扩张和市值提升。根据汉能统计,2012年ServiceNow上市时,公司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为200亿美元,公司市值30亿美元;2024年时,公司TAM已达到2200亿美元,而公司市值为2170亿美元,这期间公司并购的数量超过30家,市值提升了70倍。

-英伟达收购Lepton AI


3月26日,根据外媒The Information 报道,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即将达成收购 Lepton AI 的协议,交易价值数亿美元。

根据公开信息,Lepton AI由阿里前高管贾扬清于2023年在美国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为客户提供GPU算力租赁服务。据悉,Lepton AI支持模型的开发、训练和部署,具备生产级性能和成本效益,提供全面的机器学习工具和灵活的GPU选项,满足企业级服务水平协议(SLA)的要求。据媒体报道,Lepton AI在2023年5月成功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硅谷知名风投CRV、红杉中国和Fusion Fund。

目前购买英伟达GPU的最大客户是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和谷歌等,但近年来这些公司也在尝试开发自己的替代芯片,这可能会削弱英伟达的优势。这也是英伟达为何收购Lepton AI的原因,英伟达希望通过收购Lepton AI这样的AI云服务实现多元化经营,减轻对大客户的依赖。此次整合使英伟达能够打通从芯片设计到算力租赁的全产业链条,并从中获利,此外还可更好地控制其GPU芯片的使用方式和价格策略,增强其在AI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

-安森美半导体拟收购Allegro Microsystems


当地时间3月5日,功率半导体及图像传感器大厂安森美(onsemi)宣布,已向Allegro MicroSystems,Inc.(“Allegro”)公司发出了收购要约,计划以每股 35.10 美元现金收购 Allegro 普通股,对应的总价为 69 亿美元。

Allegro创立于1990年,是传感器、功率集成电路(IC) 和光子学领域的全球半导体领军企业,其电机业务覆盖了从汽车到工业再到消费品的各个行业,为全球 10,000 多家客户提供支持,其中包括 50 多家汽车 OEM。安森美是一家美国半导体供应商,前身是摩托罗拉集团的半导体器件部门,在汽车、工业和云电源半导体器件领域具有行业领先地位。

此次交易对双方来说,这将使得两家业务形成互补,使得客户受益,并为双方股东带来利益。安森美认为,鉴于双方在汽车和工业市场各自的优势,安森美和 Allegro 之间的合并将产生自然的战略契合。Allegro 的产品补充了安森美在汽车、工业和 AI 数据中心应用智能电源和传感领域的领先地位。


监管动态


-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3月5日陆续公布支持科技创新的“四项试点”开展或扩围的相关信息,明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围,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试点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部分条款,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对于“控股型”并购,试点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不应高于 60%”放宽至“不应高于 8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年”放宽至“一般不超过十年”。其中,试点城市共计 18 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和苏州。试点银行应经营状况良好、公司治理完善、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并购贷款专业服务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较强,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试点科技企业应科研积累和创新能力强、技术改造需求大、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化前景广阔、信用记录良好。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相关金融监管局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包括督促试点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制定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工作细则,健全差异化的信贷评价体系,强化贷款资金用途监控,培养具有科技行业背景、企业并购专业知识的科技金融人才队伍,为科技企业并购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